欢迎访问《渔业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壳寡糖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高榆嘉, 徐美, 许云舒, 徐田田, 张敏娜, 许青松
渔业研究    2023, 45 (6): 530-536.   DOI: 10.14012/j.cnki.fjsc.2023.06.002
摘要57)   HTML2)    PDF (1838KB)(44)    收藏

为了研究免疫增强剂壳寡糖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及机制,实验选用45只(20±2)g 附肢完整、个体均匀、健康的中华绒螯蟹,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注射浓度为 0(对照组)、50、200 μg·mL-1的壳寡糖0.1 mL,24 h后收集血清和血淋巴细胞,分析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壳寡糖显著提高了中华绒螯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的活性,并且显著增加了血清中一氧化氮的含量,降低了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壳寡糖显著增强了Toll信号通路中EsToll1EsToll2EsMyD88EsTubeEsPelleEsDorsal的表达,上调抗脂多糖因子EsALFEsALF3的表达。研究表明,壳寡糖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开启Toll信号通路,促进抗脂多糖因子的表达。本研究为壳寡糖在中华绒螯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影响剑鱼分布和延绳钓CPUE的主要因素研究进展
宋利明, 张凌溪, 包敏华, 隋恒寿, 李彬, 张敏
渔业研究    2023, 45 (5): 513-522.   DOI: 10.14012/j.cnki.fjsc.2023.05.012
摘要66)   HTML1)    PDF (994KB)(183)    收藏

掌握剑鱼(Xiphias gladius)的分布特征,可为剑鱼的栖息生态、资源养护以及延绳钓渔具改进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影响剑鱼分布和延绳钓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因素等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应采取的对策。结果表明:1)剑鱼进行昼夜垂直移动,根据水层含氧量变化呈“U”形移动模式,白天一般分布在8.5~13.3 °C相对应的水层,夜间分布在23.6~26.2 °C相对应的水层;2)剑鱼洄游到热带水域产卵和越冬,洄游到温带水域索饵;3)剑鱼聚集在锋面区和涡流场;4)月光照度影响剑鱼的垂直运动,月相也可能与剑鱼产卵行为有关;5)单丝延绳钓的剑鱼捕获率比复丝延绳钓高,浸泡时间与剑鱼CPUE呈正相关;6)使用荧光棒可提高剑鱼CPUE,荧光棒的浸泡时间与剑鱼CPUE也呈正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有:1)气侯变化与剑鱼栖息环境的关系研究不足;2)月光照度对剑鱼活动影响的定量研究较少,结论不充分;3)不同钩型、钓钩偏角与饵料对剑鱼CPUE的影响研究不足。建议今后对下列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增加TDR、CTD的测试实验,研究不同水层的温度、盐度、叶绿素a、溶解氧浓度等因素对剑鱼分布的影响;2)利用历史渔获统计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海洋季风、信风的变化研究剑鱼分布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出气候变化对剑鱼分布的具体影响;3)运用照度计,定量研究月光照度对剑鱼及其饵料生物垂直运动和剑鱼产卵行为的影响;4)进一步研究不同钩型、钓钩偏角和不同饵料对剑鱼CPUE的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斜带石斑鱼CCR6a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及抗病毒能力研究
汪慧, 何学泓, 秦洲, 赵培杏, 张敏琳, 黄枫淇, 段旭琢, 贾弦泽, 梁凯珊, 赵会宏, 冯春元, 孙佩银, 戴远棠, 王庆
渔业研究    2023, 45 (2): 101-109.   DOI: 10.14012/i.cnki.fjsc.2023.02.001
摘要143)   HTML1)    PDF (2661KB)(226)    收藏

趋化因子受体是具有7个疏水性跨膜结构的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类低分子蛋白质,可以募集并激活白细胞作用于感染部位。相关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病原体感染、创伤修复、肿瘤形成及其转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组织中克隆出了CCR6a(CC chemokine receptor 6a,CCR6a)基因ORF序列,并对其序列和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基因组织分布、亚细胞定位和抗病毒功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CCR6a基因ORF序列全长为1 131 bp,编码376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CCR6a与鞍带石斑鱼CCR6a聚为一支;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CR6a基因组织分布发现CCR6a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免疫组织肾脏和鳃的表达量最高,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次之;亚细胞定位显示该基因为膜分布,在石斑鱼细胞中过表达CCR6a可显著抑制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的复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鱼类趋化因子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世界竹筴鱼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建议
谢峰 张敏 陈新军
渔业研究    2021, 43 (3): 307-315.   DOI: 10.14012/j.cnki.fjsc.2021.03.010
摘要236)      PDF (5824KB)(338)    收藏
竹筴鱼是重要的中上层鱼类之一,已经成为世界海洋捕捞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根据1970—2018年FAO的生产统计数据及其有关文献,对世界竹筴鱼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研究认为,1970—1995年间,世界竹筴鱼渔获量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1995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渔获量为791×104t,之后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2010—2018年竹筴鱼渔获量处在一个低水平状态,在(297~333)×104t之间,占总渔获量的比重为3.64%~4.12%。年最高渔获量超过10×104t的种类主要有智利竹筴鱼、大西洋竹筴鱼、南非竹筴鱼、短线竹筴鱼、日本竹筴鱼、青背竹筴鱼、印度洋竹筴鱼和地中海竹筴鱼等。为了促进世界竹筴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开发竹筴鱼新渔场和新资源;开展竹筴鱼高效生态捕捞与船载加工技术的研究;以国际渔业组织等为平台开展国际合作,开展气候变化与竹筴鱼资源波动以及资源评估与管理策略的研究,提高资源的预测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天然海水与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胡利华 查珊洁 刘广绪 张敏 王瑶华 肖国强 闫茂仓 黄贤克
   2017, 39 (6): 437-443.  
摘要224)      PDF (1505KB)(683)    收藏
养殖海水的质量是影响凡纳滨对坏生殖、发育、代谢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因此 明确不同养殖海水(天然海水、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对凡纳滨对虾养殖产业 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养殖试验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分析了天然海 水、人工海水对雌、雄凡纳滨对虾10个生长与形态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对雌、雄凡纳 滨对虾关键代谢供能基因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异柠檬酸脱氢酶(IDH ) 和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表达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在天然海水中养殖的凡纳滨对虾,不论雌雄个体,其生长指标(体长、体重、头甲长、头甲宽、躯体周长、肌肉重) 均显著高于人工海水饲养组(P<0.05 )。进ー步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除了雌性对虾的IDH基因被诱导表达之外,人工海水养殖显著抑制了雌、雄凡纳滨对虾代谢供能基因PK、HK、CPT1的表达(P <0.0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